牢具
成語(Idiom):牢具
發音(Pronunciation):láo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思想堅定,意志堅強,不易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牢具形容一個人的思想、意志堅定,不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或干擾。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具有堅定的信念和毅力,不輕易改變主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牢具常用于正面描述一個人的品質,可以用來贊美那些有堅定意志和毅力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追求目標時不屈不撓,不受困難和挫折的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趙策四》中。當時趙國的大將軍趙括在梁地與韓軍作戰,遭遇到了強大的敵軍圍攻。趙括的部下建議他撤退,但趙括卻堅決不退,表示要堅守到底。最終,趙括帶領趙軍成功擊敗了韓軍,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表達了趙括堅定的決心和毅力,因此“牢具”這個成語就由此產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依然牢具信心,不放棄追求夢想。
2. 這個項目面臨很多困難,但我們必須牢具決心,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牢具”想象成一個人坐在堅固的牢房里,不受外界的誘惑和干擾,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意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堅定意志和毅力相關的成語,如“堅定不移”、“堅持不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牢具信心,努力學習,考上理想的學校。
2. 初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牢具毅力,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要牢具信心,相信自己的實力,努力爭取好的成績。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牢具決心,不怕失敗,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