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
伸手(shēn shǒu)
發音:shēn shǒu
基本含義:伸出手來。比喻向別人要東西或索取財物。
詳細解釋:伸手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意思是向別人要東西或索取財物。它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伸出手來的動作,表示主動向他人要求幫助或索取財物。
使用場景: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表示某人沒有自食其力,總是依賴他人的援助或幫助。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貪婪、貪心,總是不滿足于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而不斷向他人要求更多。
故事起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一位名叫田單的人。田單是一個懶惰貪婪的人,總是向別人伸手要東西。有一次,他去拜訪了一位富有的家族,見到主人后,不等主人開口,就伸出手來要東西。主人十分憤怒,對田單說:“你是不是以為我家是你的家,你可以隨便伸手要東西?”從此以后,人們用“伸手”來形容貪婪、索取財物的行為。
成語結構:動詞+手
例句:
1. 他總是伸手向別人要錢。
2. 這個人很貪婪,從不滿足于自己已經擁有的,總是不斷伸手要更多。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伸出手向別人要東西的動作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將其與貪婪、索取財物的行為聯系起來,進一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貪婪、索取財物相關的成語,如“伸手不見五指”、“伸手黨”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伸手向同學要糖果。
2. 初中生:班里有一些同學總是伸手向別人要答案。
3. 高中生:有些學生為了考取好的大學,不惜伸手向家長要大量的輔導班費用。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