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一榻橫陳
發音(Pronunciation):yī tà héng c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床上躺著的人很多,形容擁擠不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一榻橫陳”由四個字組成,分別是“一”、“榻”、“橫”和“陳”。其中,“一”表示數量,表示很多;“榻”指床榻;“橫”表示橫躺;“陳”表示多人陳列。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床上躺著很多人,形容擁擠不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擁擠的場景,比如指人多、床位緊張的醫院、旅館、擁擠的公共交通工具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榻橫陳”最早見于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故事中,袁枚描述了一個廟宇中的場景,廟堂內供奉著很多神像,每個神像都有床榻供其休息。因為神像眾多,廟堂內床榻橫陳,非常擁擠。后來,這個場景被用來形容人多擁擠的情況,成為了成語“一榻橫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醫院床位緊張,病人們一榻橫陳。
2. 高峰時段的地鐵上,乘客們一榻橫陳,擠得水泄不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床上躺滿了人的場景,人們都橫躺在床上,無法動彈,形成了“一榻橫陳”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多擁擠的成語,比如“人山人海”、“擠肩搭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教室里座位不夠,同學們一榻橫陳,坐得很擠。
2. 初中生:圖書館里人很多,大家一榻橫陳地看書。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大家一榻橫陳地休息,都累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