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破璧毀珪 (pò bì huǐ guī)
發音(Pronunciation):pò bì huǐ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破壞珍貴的東西或無謂地毀壞一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破璧指的是破壞珍寶中的璧石,毀珪指的是毀壞古代器皿中的圭璧。破璧毀珪形容不珍惜、輕易破壞珍貴的東西,或者指無謂地毀壞一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人對珍貴事物或者重要機會不加珍惜,輕易破壞或者錯失的情況。可以用在個人的行為、工作、學習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破璧毀珪這個成語的起源來自于古代中國的一則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塊名貴的璧石,被人們視為國家的珍寶。有一天,齊國的大臣們在內部討論時,有人提議將這塊璧石破碎,然后分給大家。但是國君聽說后非常憤怒,認為這是對國家寶物的不尊重和浪費,于是責令將提議者處死。這個故事后來被用來形容不珍惜、輕易破壞珍貴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破璧毀珪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竟然破璧毀珪,將那件價值連城的古代器皿摔碎了。
2. 這個項目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們不能破璧毀珪,一定要抓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破璧毀珪的意思理解為“破壞珍貴的東西”,其中的“破璧”可以聯想到破碎的寶石,而“毀珪”可以聯想到毀壞的古代器皿。通過這樣的聯想,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文化中珍寶和器皿的故事,以及其他與珍貴物品相關的成語,例如“珠玉在前”、“金玉滿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小心破璧毀珪,把媽媽的最愛的花瓶打破了。
2. 初中生:他為了一點小事情就破璧毀珪,把自己的學習機會都浪費了。
3.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短暫的快樂,破璧毀珪,失去了長遠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