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爛
剝爛(bō làn)
發音:bō làn
基本含義:剝去外層,露出內部破爛不堪。
詳細解釋:指事物表面的裝飾或偽裝被揭露,顯露出真相或真實的面貌。
使用場景:常用于描述事物被揭露真相,或者形容外表看似華麗卻內里破爛的情況。
故事起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富商,他經常穿著華麗的衣服和珠寶出現在人們面前,給人一種富貴的感覺。然而,當有人好奇地剝去他身上的華麗衣物時,卻發現他的內衣破爛不堪。這個故事反映了人們常常只看到表面的華麗,而忽視了事物的真實面貌。
成語結構:剝爛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剝”和形容詞“爛”組成。
例句:
1. 這個騙局終于被揭穿了,他的真面目剝爛了。
2. 這幅畫看起來很美,但仔細一看,畫面上的顏料已經剝爛了。
記憶技巧:可以把“剝爛”聯想成剝去外表的裝飾,揭露事物真實面貌的過程。可以通過想象剝去一個華麗的外衣,發現內里破爛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剝爛”相關的成語,例如“剖腹藏珠”、“掩耳盜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把玩具熊的絨毛剝爛了,發現里面是棉花。
2. 中學生(13-18歲):這部電影劇情很緊湊,剝爛了人物的真實面貌。
3. 大學生(19-22歲):這個公司的財務報表剝爛了,揭露出了他們的偷稅漏稅行為。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