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告
基本解釋
指古代官吏告假奔喪。《后漢書·陳忠傳》:“ 高祖 受命, 蕭何 創制,大臣有寧告之科,令於致憂之義。”
成語(Idiom):寧告(nìng gào)
發音(Pronunciation):níng g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寧愿告發,寧可報告。表示寧可冒著危險、遭受不利后果,也要堅決揭發、報告真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寧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寧愿告發,寧可報告。這個成語強調了堅決揭發、報告真相的決心和勇氣。寧告的背后有著一種堅守正義、維護公平的精神,不畏懼任何困難和危險,敢于站出來揭發不公、違法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寧告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不正義的行為時,不顧個人利益,勇于揭發、報告真相。它可以用于表揚那些敢于維護正義、勇于揭發不法行為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見義勇為的人太少、不敢站出來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寧告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相傳,明朝嘉靖年間,有一位官員叫朱某,他在擔任某縣縣令期間,發現了一起貪污腐敗的案件。這個案件涉及到一位有權勢的官員,朱某知道揭發這個案件將會引起很大的麻煩和危險,但他仍然選擇了寧可告發,堅決揭發真相。朱某的勇敢行為得到了人們的贊賞,后來,人們就用“寧告”來形容那些勇于揭發真相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寧告是一個由形容詞“寧”和動詞“告”組成的成語。它的結構簡單明了,易于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寧告也不肯屈服于壓力,堅決揭發了那起丑聞。
2. 面對困難和威脅,他寧告也不退縮,堅守自己的原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寧告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關聯:將寧告與勇敢、揭發真相等概念進行關聯,幫助記憶。
2. 反義詞:將寧告與寧受、寧忍等相反的概念進行對比,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寧告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例如“寧死不屈”、“寧為玉碎”等,這些成語都體現了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意志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寧告也不允許同學欺負弱小的孩子。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學校內的不正義行為,他寧告也不怕遭受排擠。
3. 高中生(16-18歲):他寧告也不計較個人名利,堅持維護學校的公平與正義。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他寧告也不畏懼危險,為了揭發社會的腐敗行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