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杖
基本解釋
木制的拐杖。 漢 王充 《論衡·吉驗》:“﹝ 廣文伯 ﹞適生,有人從門呼其父名,父出應之,不見人,有一木杖植其門側。”
成語(Idiom):木杖
發音(Pronunciation):mù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拄著木杖行走。比喻年老體弱,步履艱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杖是指用木頭制成的拐杖,用于支撐行走。這個成語比喻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形容人年紀大了,身體不如意,走路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人。可以用來表達對年長者的尊重和關懷,也可以用來自嘲或調侃自己的年紀或身體狀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木杖”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故事《借木杖》,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老體弱的人向別人借木杖,結果因為借了木杖而受到了一系列的冤屈和侮辱。這個故事通過木杖的象征意義,揭示了年老體弱者在社會中遭受的不公和欺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木杖”,沒有其他修飾詞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爺爺年紀大了,走路需要拄著木杖。
2. 奶奶拄著木杖,慢慢地走進了公園。
3. 我雖然年紀還不大,但感覺腿腳越來越像拄著木杖的人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年老體弱的人,他拄著一根木杖行走,表達出他步履艱難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木杖”相關的其他成語,如“拄笏看山”、“扶老攜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拄著木杖帶我去公園散步。
2. 初中生:看到那位老人拄著木杖,我心生敬意。
3. 高中生:爺爺雖然年紀大了,但他不需要拄著木杖就能自如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