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杖
成語(Idiom):撰杖(zhuàn zhàng)
發音(Pronunciation):zhuàn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撰寫文章時使用的標桿,比喻文章的標準和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撰杖源自古代文章評定制度,考官在批改文章時使用的標桿。撰杖成語常用來比喻文章的標準和準則,也可以指代評定文章的權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撰杖常用于形容文章的水平高低,可以用在討論文學作品、評價文章質量以及形容他人的寫作能力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撰杖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漢代時期的文章評定制度。當時,考官在批改文章時使用的標桿就被稱為“撰杖”。這個詞語后來被引申為比喻文章的標準和準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撰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固定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的水平非常高,可以說是撰杖之作。
2. 他的寫作水平已經達到了撰杖的標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考官在批改文章時使用的標桿,這個標桿就是撰杖,代表著文章的標準和準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文章評定制度相關的古代文化和歷史知識,以及學習其他與寫作和文學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說我的作文水平已經達到了撰杖的標準。
2. 初中生(13-15歲):這篇文章的結構和表達都很好,可以說是一篇撰杖之作。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寫作水平已經達到了撰杖的標準,非常值得學習。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位作家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撰杖之作,深受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