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基本解釋
[釋義]
(動)打開。
[構成]
并列式:開+啟
[例句]
滅火器的開關能自動開啟。(作謂語)
[反義]
封閉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open
詳細解釋
◎ 開啟 kāiqǐ
(1) [open]∶啟開;打開(如一扇門或一只蓋子)
這種滅火器的開關能自動開啟
(2) [initiate]∶從某一點起;起始
開啟了商代文化的先河
(1).打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純皇愛民》:“地方偶有偏災,即命開啟倉廩,蠲免租稅,六十年如一日。” 褚輔成 《浙江辛亥革命紀實·光復杭州之經過》:“推駐紥城內之憲兵司令部執事官 童保暄 為臨時總指揮,并負開啟城門之責” 何其芳 《街》:“書籍給我開啟了一扇金色的幻想的門。”
(2).謂僧人始作道場、佛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今日二月十五日開啟,眾僧動法器者。請夫人小姐拈香。”
(3).開創。 鄭振鐸 《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 趙孟堅 的《墨蘭圖》,娟秀清高,已開啟了 元 人的畫格。”
成語(Idiom):開門見山(kāi mén jiàn shān)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mén jiàn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直接進入主題,不拐彎抹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門見山是一個形容詞性短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或做事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直接進入主題,不拐彎抹角。這個成語源于《莊子·逍遙游》:“開戶父之門,不必閑而問其所以然。”意為不必敲門問候,直接進入父親的房間,因此引申為直接進入主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言辭或行為直接,不拐彎抹角,特別適用于需要簡潔表達觀點或意見的場景,例如會議、演講、寫作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有一位叫做莊子的古代哲學家,他的父親是個聰明人,莊子每次去拜訪父親時,都不必敲門問候,直接進入父親的房間。因為他對父親非常親近,所以不需要拘束禮節。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就用“開門見山”來形容一個人直接進入主題,不拐彎抹角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開門見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2. 這篇文章開門見山,沒有廢話,很容易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直接進入房間的場景相聯想,例如想象自己直接進入一個房間,不必敲門問候,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直接、簡潔表達相關的成語,例如“一言以蔽之”、“一針見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每次寫作文都喜歡開門見山,直接寫主題。
初中生:老師在講解新知識時,總是開門見山,不廢話。
高中生:在寫論文時,要注意開門見山,突出重點,不要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