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摩
成語(Idiom):攀摩
發音(Pronunciation):pān m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攀爬摩擦,形容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攀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攀”意為攀爬,第二個字“摩”意為摩擦。攀摩的基本含義是指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地攀爬和摩擦。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為了爭取利益或成功而不擇手段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攀摩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那些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它可以用于諷刺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攀摩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秋水》。故事講述了一個人為了得到一塊寶石,不顧危險攀爬懸崖峭壁。最后,他成功地攀爬到了寶石所在的位置,但卻因為過度摩擦而將寶石摩磨得十分粗糙,失去了寶石的光澤。這個故事通過形象的描寫告訴人們,為了得到一時的成功而不擇手段,最終可能會失去更大的利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攀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這個職位,不擇手段地攀摩上司。
2. 這個政客為了爭取選民的支持,不擇手段地攀摩群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攀摩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為了攀爬到目標的高處,不顧一切地摩擦著墻壁,最終達到目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攀摩相關的成語,如“攀龍附鳳”、“攀高結貴”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為了得到這個玩具,不擇手段地攀摩其他同學的好感。
2. 初中生(13-15歲):他為了在班級里獲得聲望,不擇手段地攀摩老師的贊揚。
3. 高中生(16-18歲):他為了進入理想的大學,不擇手段地攀摩各種社團和競賽活動。
4. 大學生(19-22歲):他為了在就業市場上脫穎而出,不擇手段地攀摩各種人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