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誦
成語(Idiom):弦誦
發音(Pronunciation):xián s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琴師彈奏琴弦,表達出深情款款的音樂。比喻讀書聲音動聽,有感染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弦,古代樂器琴的琴弦;誦,朗讀。弦誦形容讀書聲音悅耳動聽,有一種很好的感染力,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讀書聲音悅耳動聽,也可以用來形容演講或朗誦時聲音動聽,抑揚頓挫,有感染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二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弦誦的故事。春秋時期,曹國有一位名叫弦高的樂師,他彈奏琴時,琴聲悅耳動聽,有一種很好的感染力。后來,人們就用“弦誦”來形容讀書聲音動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弦”和動詞“誦”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朗誦聲音就像弦誦一樣,讓人陶醉其中。
2. 他的演講聲音悅耳動聽,像弦誦一樣打動了聽眾的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弦誦”的發音“xián sòng”與“彈奏琴弦”進行聯想,將讀書聲音動聽的形象與彈奏琴弦的動作進行聯系,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音樂和樂器,以及朗誦和演講的技巧和藝術。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朗讀聲音就像弦誦一樣,讓我覺得很舒服。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的講課聲音很有感染力,就像弦誦一樣讓我對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演講聲音悅耳動聽,就像弦誦一樣打動了我內心的弦。
4. 大學生(19-22歲):我喜歡參加朗誦比賽,因為我覺得自己的聲音可以像弦誦一樣動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