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惰
成語(Idiom):燕惰(yàn duò)
發音(Pronunciation):yàn d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懶散不勤奮,不思進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燕惰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燕指燕子,惰指懶惰。燕子是一種鳥類,以其翅膀的飛行速度聞名,而燕惰則是指人的懶散和不勤奮。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一個人像燕子一樣懶散,沒有進取心,不思進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燕惰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上進心,不積極努力,缺乏奮斗精神的狀態。可以用于批評某人的懶惰和不上進,也可以用于自我警醒,激勵自己不要墮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燕惰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故事中,齊國的一位宰相叫顏路,他非常聰明,但是卻懶散不勤奮。有一天,當時的國君問他,為什么你的名字中有個“顏”字,卻沒有“路”字。顏路回答說:“我像燕子一樣飛來飛去,卻不知道去哪里。”因此,燕惰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燕惰由兩個字組成,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燕惰至極。
2. 這個學生燕惰不堪,從不認真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燕子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想象一個懶散的燕子,不愿意飛翔,只是在樹上懶洋洋地躺著。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燕惰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勤奮相反的成語,如“懶散”、“庸庸碌碌”等,以擴大詞匯量,豐富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真是燕惰。
2. 初中生:我覺得我自己變得越來越燕惰了,需要加強學習。
3. 高中生:他雖然聰明,但因為燕惰,成績一直不理想。
4. 大學生:大學生活需要自律和勤奮,不能燕惰渾渾噩噩地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