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惋
基本解釋
◎ 嘆惋 tànwǎn
[sigh with regret] 嘆惜;嗟嘆、惋惜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sigh in sympathy
詳細解釋
嗟嘆惋惜。 晉 陶潛 《桃花源記》:“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開善寺》:“ 融 立性貪暴,志欲無限,見之嘆惋,不覺生疾。” 唐 陳鴻 《長恨歌傳》:“及聞 馬嵬 之死,數日嘆惋。” 宋 蘇軾 《答王敏仲書》:“舟行至 扶胥 ,急足示問,乃知有 袁州 之命,嘆惋而已。”
嗟嘆惋惜。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俠女》:“方悽然欲詢所之,女一閃如電,瞥爾間遂不復見。生嘆惋木立,若喪魂魄。”《詩刊》1978年第4期:“ 李賀 用樂府歌行和清新的小詩大膽諷刺皇帝求仙……反對藩鎮壓迫人民,嘆惋宮女幽閉深宮等等,其精神是和新樂府運動相通的。”
成語(Idiom):嘆惋
發音(Pronunciation):tàn w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事物的不如意或令人痛心的情況感到失望和遺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嘆惋是由“嘆”和“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嘆意為悲傷、失望,惋意為遺憾、悔恨。合在一起,表示對于不如意或令人痛心的事情感到失望和遺憾。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在面對不如意的情況時所產生的深深的痛心和遺憾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生活和工作中,當遇到令人失望或痛心的情況時,可以使用嘆惋這個成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當你看到一個有才華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時,你可以說:“我真嘆惋他的才華被埋沒了。”又或者,當你看到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錯誤而遭受痛苦時,你可以說:“我對他的遭遇感到嘆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嘆惋這個成語的故事并不是很清楚。但是,這個成語的意義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不如意和遺憾的情感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嘆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形式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對他的失敗感到嘆惋。
2. 面對這個不公平的結果,他感到十分嘆惋。
3. 我嘆惋自己的無能為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嘆惋的發音“tàn wǎn”與“嘆萬”進行聯想。想象自己面對萬事不順、令人痛心的情況時,內心感到嘆惋的情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嘆惋相關的成語,如“嘆為觀止”、“惋惜不已”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小貓被車撞到感到嘆惋。
2. 初中生:看到同學因為考試沒考好而傷心,我感到嘆惋。
3. 高中生:我嘆惋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4. 大學生:面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我對這種現象感到嘆惋。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嘆惋自己的能力不足,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