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期
基本解釋
約定日期。 明 凌濛初 《北紅拂》第三出:“則俺沽酒遇豪俠。他可便訂期邀措大,不知那里是他家。”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 劉 沿流還覓,始與余遇,復訂期而別。” 清 李伯元 《南亭筆記》卷六:“ 默深 欣然,愿訂期過訪。”
成語(Idiom):訂期(dìng qī)
發音(Pronunciation):dìng q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按照約定的時間進行安排或執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訂期是指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進行安排或執行。這個成語強調了時間的約束和準確性,表示對時間的重視和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訂期常用于形容按照約定的時間進行安排或執行的情況,特別是在工作、學習或會議等場合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訂期一詞最早見于《后漢書·楊震傳》,故事講述了楊震在臨終前囑咐家人訂期為自己辦喪事。這個故事中的“訂期”強調了時間的重要性和約束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訂期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訂”和名詞“期”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按時訂期完成這個項目。
2. 請務必訂期參加會議。
3. 領導已經訂期來視察我們的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訂期”與“約定時間”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中的楊震訂期辦喪事的情節進行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按部就班”、“時時刻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朋友約好了訂期一起去公園玩。
2. 初中生:老師要求我們訂期完成作業。
3. 高中生:我們學校每周訂期舉行一次班會。
4. 大學生:我們需要訂期開展志愿者活動。
5. 成年人:我和客戶訂期見面商談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