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niǎo jìn gōng cáng ㄋㄧㄠˇ ㄐㄧㄣˋ ㄍㄨㄙ ㄘㄤˊ鳥盡弓藏(鳥盡弓藏)
◎ 鳥盡弓藏 niǎojìn-gōngcáng
[cast sb.aside when be has served his purpose;kick sb. out after his services are no longer required,as the bow and arrow are stacked away when there are no more birds to shoot] 鳥打完了,就把弓收藏起來。比喻天下既定或大功告成之后,就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詞語解釋
niǎo jìn gōng cáng ㄋㄧㄠˇ ㄐㄧㄣˋ ㄍㄨㄙ ㄘㄤˊ鳥盡弓藏(鳥盡弓藏)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又《淮陰侯列傳》:“高鳥盡,良弓藏。”謂飛鳥射盡,便藏起弓來無所使用。后用“鳥盡弓藏”或“鳥得弓藏”比喻大功告成,功臣受害。 三國 魏 曹丕 《煌煌京洛行》:“ 淮陰 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 子房 。”《北史·宇文忻傳論》:“ 忻 武藝之風,名高一代。及晚節遇禍,雖鳥盡弓藏,然亦器盈斯概,夷戮非為不幸。” 元 薩都剌 《酹江月·過淮陰》詞:“鳥盡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歸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一旦義軍戰敗,將軍對朝廷已無用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時候就要到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鳥盡弓藏
成語(Idiom):鳥盡弓藏 (niǎo jìn gōng cáng)
發音(Pronunciation):niǎo jìn gōng c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人們隱藏自己的本領或真實意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鳥盡弓藏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文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意思是說當獵物都被打盡的時候,弓箭手就把弓藏起來,當兔子死了狗就被烹了。后來,這個成語逐漸引申為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人們隱藏自己的本領或真實意圖,以避免被人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在關鍵時刻隱藏真實意圖的情況,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工作、學習、競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當時,項羽和劉邦正在進行激烈的爭斗,項羽派出了一支精銳的部隊,但劉邦卻假裝退卻,使得項羽的部隊以為戰斗已經結束,于是放松了警惕。劉邦趁機派出隱蔽的部隊偷襲了項羽的部隊,最終取得了勝利。從此以后,人們用“鳥盡弓藏”來形容隱藏真實意圖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競爭中,有些人喜歡鳥盡弓藏,不輕易展示自己的實力。
2. 他在工作中總是鳥盡弓藏,不輕易表露自己的真實意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鳥盡弓藏”這個成語與鳥飛盡、弓箭手等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隱藏、謹慎等相關的成語,如“掩耳盜鈴”、“閉門造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鳥盡弓藏,我們要保護環境,不讓鳥類失去家園。
2. 初中生:考試前,有些同學會鳥盡弓藏,不輕易展示自己的學習成績。
3. 高中生:面對激烈的競爭,有些學生選擇鳥盡弓藏,不輕易透露自己的大學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