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臺
成語(Idiom):爐臺(lú tái)
發音(Pronunciation):lú t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爐子上的爐臺,比喻官職高而權力小,地位低而名聲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爐臺成語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府制度。古代官府中,爐臺是爐子上放置鍋碗瓢盆的平臺,屬于官職的一種。爐臺的地位低,但因為它與爐子緊密相連,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因此,爐臺成語比喻官職高而權力小,地位低而名聲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爐臺一詞常用于形容官職高而實權小,地位低而名聲大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于形容某些職位雖然名義上很高,但實際上卻無權無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爐臺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當時,漢朝的宰相董仲舒,因為他的職位高而權力小,地位低而名聲大,被比喻為爐臺。后來,這個比喻成為了一個成語,并廣泛應用于描述官員和職位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爐臺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爐”和“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個縣長,但實際上只是個爐臺,沒有什么實權。
2. 這個職位看似很高,但其實只是個爐臺,沒有什么實際權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爐臺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爐子上的爐臺,雖然它地位低,但與爐子緊密相連,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因此在官府中備受尊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府制度,以及官職的層級和權力分配。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名利雙收”、“高官厚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雖然是班主任,但他只是個爐臺,沒有什么實際權威。
2. 初中生:這個校長看似很厲害,其實只是個爐臺,真正的決策權都在教務處。
3. 高中生:盡管他的職位很高,但實際上只是個爐臺,無法改變學校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