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荊
基本解釋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云, 京兆 人 田真 兄弟三人分家時議分堂前紫荊花,荊花因之枯死。 田真 兄弟相感復合,荊亦再茂。后因以“分荊”喻兄弟分居。 清 張大復 《梅花草堂集·分關》:“故不如分荊荊枯,存荊荊茂,曉然知修讓之道也。”參見“ 三荊 ”。
成語(Idiom):分荊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分擔困難或危險,共同承擔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荊的“分”是分擔的意思,“荊”是指荊棘,比喻困難或危險。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面對困難時共同分擔,相互扶持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團隊合作、友情互助、共同承擔責任的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史記·高祖本紀》中的一段故事。劉邦起兵反秦時,他的部下曹參和張良在逃亡途中,遇到了一片茂密的荊棘叢。曹參主動拿起刀,幫助張良分開荊棘,讓他們能夠順利通過。從此以后,分荊成為了描述共同承擔困難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難時,我們要懂得相互分荊,共同面對挑戰。
2. 這個團隊的成員之間非常團結,總是能夠分荊共擔,共同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想象自己在荊棘叢中,有人幫助你分開荊棘,共同面對困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團隊合作、友情互助相關的成語,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學會分荊,互相幫助,一起度過困難的時刻。
2. 初中生:在團隊合作中,我們要分荊共擔,共同完成任務。
3. 高中生:友情就是在困難時能夠相互分荊,共同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