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吐哺握發(fā)
發(fā)音(Pronunciation):tǔ bǔ wò f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心胸寬廣,膽量大,不畏艱難困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吐哺握發(fā)是由三個動詞構成的成語,每個動詞都有具體的意義。吐哺表示吐出奶食,即吃飽了;握發(fā)表示握住頭發(fā),即拔下頭發(fā)。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人吃飽了飯,就能夠拔下自己的頭發(fā),表示膽量大,心胸寬廣,不畏艱難困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膽量大,不怕困難,有勇氣面對困境。可以用在贊美英勇無畏的人,或者鼓勵自己或他人勇往直前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叫吳起的將軍,他在戰(zhàn)斗中表現出了非常大膽的勇氣和智慧。有一次,他率領軍隊攻打敵人的城池,城墻上的敵人箭如雨下,非常危險。吳起的手下勸他退兵,但他卻說:“我已吃飽了飯,就算被箭射死了也無所謂。”他的話鼓舞了士氣,最終取得了勝利。后來人們就用“吐哺握發(fā)”來形容吳起的勇氣和膽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吐哺握發(fā)是一個由三個動詞構成的成語,表示先吃飽了飯(吐哺),然后拔下頭發(fā)(握發(f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吐哺握發(fā),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救火的行列。
2. 面對困難,我們要有吐哺握發(fā)的勇氣和決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拆解為吐哺和握發(fā),聯想吐哺表示吃飽了,握發(fā)表示勇敢的行為。通過聯想和記憶這兩個動作,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吳起的故事,探索他在戰(zhàn)爭中的英勇事跡和智慧領導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吐哺握發(fā),勇敢地站在講臺上演講。
2. 初中生:他吐哺握發(fā),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學校的辯論賽。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她吐哺握發(fā),積極備考,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
4. 大學生:大家要有吐哺握發(fā)的精神,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