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許
基本解釋
稍久。《海內十洲記·聚窟洲》:“諸內外牛馬豕犬之屬,皆絶絆離繫,驚駭放蕩,久許咸定。”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女出食穀,初小腹痛,嘔逆,久許乃習。”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夜三更,有扣門者,久許,聞里有人應云。”
成語(Idiom):久許(jiǔ xǔ)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x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長時間的承諾或許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久許指的是長時間的承諾或許諾。這個成語強調了承諾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久許常用于形容承諾或許諾的時間長久,能夠得到信任和依賴。可以用于描述人際關系、商業交易、婚姻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久許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晉國大夫韓宣子久許了一個人的請求,但在等待很久后,他卻沒有兌現承諾。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久許不兌現是不可取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久許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久”表示時間長久,“許”表示承諾或許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久許我幫助,但從來沒有實際行動。
2. 這家公司以久許信譽贏得了客戶的信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久許”和“久續”聯想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久許表示長時間的承諾,而久續表示長時間的延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久許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久旱逢甘露”、“久病成良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簡單):老師久許給我加分,但我還沒有得到。
2. 初中生(適中):他久許幫我學習,但從來沒有實際行動。
3. 高中生(較復雜):這家公司以久許信譽贏得了客戶的信賴,成為市場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