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道
基本解釋
◎ 衛道 wèidào
[defend traditional moral principles] 衛護某種正統的思想體系或學說(多含貶義);衛護儒家道統
英文翻譯
1.defend traditional moral principles
詳細解釋
(1).指衛護儒家道統。 宋 明 理學家稱儒家學術思想授受的系統為道統。《宋史·劉爚傳》:“ 劉爚 表章 朱熹 《四書》以備勸講,衛道之功莫大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石琢堂 ﹞徧搜東南坊肆,得三百四十餘部(《四朝聞見録》),盡付諸一炬,可謂嚴于衛道矣。”
(2).指維護舊道德和舊倫理觀念。 葉圣陶 《倪煥之》十四:“自來所謂大家的文章,除掉衛道的門面話,抄襲摹擬而來的虛浮話,還剩些什么東西?” 巴金 《家》二:“我們 四川 社會里衛道的人太多了。他們的勢力還很大。男女同校,他們一輩子連做夢都不曾夢到!”
成語(Idiom):衛道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維護正義、堅守道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衛道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衛指保衛、守護,道指道德、原則。衛道的基本含義是指維護正義、堅守道義,表達的是對正義和道義的堅定信念和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衛道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團體為了維護公平正義、堅守道義而奮斗、努力的行為。可以用于形容一位正直的人、義憤填膺的行動、倡導公平正義的言行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衛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據傳,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鄒忌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不畏強權,以智慧和勇氣,堅守道義,不屈不撓地與強敵作戰。他的行為被后人稱為“衛道”,成為了一個正義和勇氣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衛道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衛和名詞道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堅守著衛道的原則,從不妥協。
2. 這個組織致力于衛道,為弱勢群體爭取權益。
3. 在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時,我們應該勇敢地衛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記憶衛道這個成語。可以將衛想象成守衛的士兵,道想象成一條道路。將守衛的士兵站在道路兩旁,表示他們在維護道路的安全和秩序,即衛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衛國、衛士、維護等,以擴展對衛道概念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做一個衛道的小衛士,幫助老師維護班級的秩序。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衛道,維護同學們的權益。
3. 高中生:我立志要成為一名律師,為正義衛道,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志愿者,我要衛道,關心弱勢群體的權益,為他們提供幫助。
5. 成年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衛道的精神,為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堅守道義,維護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