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勢
基本解釋
山的形勢或氣勢。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聲幽咽,山勢崆峒。” 唐 儲光羲 《苑外至龍興院作》詩:“山勢當空出,云陰滿地來。” 李準 《李雙雙小傳·人比山更高》:“我們繞過一個山頭,山勢一轉,臉前忽的閃出兩坡十幾里長的大山場。”
成語(Idiom):山勢(shān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shahn shih]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山的形勢或勢力。也用來形容某種形勢或勢力的強大和威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山”指山脈,表示高大、威嚴的意思;“勢”指力量、勢力,表示勢頭、氣勢的意思。山勢可以形容山脈的高大、威嚴,也可以形容某種形勢或勢力的強大和威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勢可以用來形容自然景觀中的山脈,也可以用來形容人類社會中某種形勢或勢力的強大和威勢。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支強大的軍隊、一個強大的企業、或者一個強大的政治勢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山水畫。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形式,以山水為主題,表現了山脈的高大、威嚴和勢力。通過山勢這個成語,人們可以形象地理解山水畫中的山脈形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脈的山勢非常壯觀,給人一種無窮的力量感。
2. 這支軍隊的戰斗力很強,具有很大的山勢。
3. 這家公司的市場份額一直在增長,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可忽視的山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山脈的高大、威嚴和勢力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山脈之間,感受山脈的高大和威嚴,從而理解山勢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山水畫和山勢的知識,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山脈的崇拜和贊美。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山有關的成語,如山高水長、山明水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山勢陡峭,我們要小心爬山。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地區的山勢復雜多變,需要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企業的發展勢頭很猛,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可忽視的山勢。
4. 大學生(19-22歲):在國際舞臺上,中國的經濟發展勢頭如山勢般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