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晦
成語(Idiom):時晦(shí huì)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時機不好、時勢不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時晦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時”指的是時間,而“晦”指的是黑暗、不順利。合在一起,時晦表示時機不好、時勢不利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時晦通常用來形容某個時期或某個情況不利于發展或取得成功。可以用于描述個人、團隊或者整個國家的處境不佳,遇到困難或逆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時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律歷志》中,描述了漢朝時期的一個歷法問題。由于當時的歷法不準確,導致農作物收成不好,天災頻繁,人們生活困苦。因此,時晦成為了形容時機不好、時勢不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時晦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啟動時晦,我們需要等待更好的時機。
2. 他的事業正值時晦,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有所突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時晦”與“時機不好、時勢不利”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在黑暗的時候,人們很難找到正確的時機,因此事情不順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時機相關的成語,如“時來運轉”、“時不我待”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次考試的時晦,我沒有考好。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夢想實現的時晦,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機會。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時代對于年輕人來說是時晦的,就業壓力很大。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及以上):全球經濟形勢時晦,我們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