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先聲后實
發(fā)音(Pronunciation):xiān shēng hòu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先聲后實意為先發(fā)出聲音或宣傳,后實際行動或結果。形容人在開始時聲勢浩大,但實際行動或結果卻不如所宣傳的那樣出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在行動或結果上與事先的宣傳或聲勢不相符合。它強調(diào)了言行不一致的問題,即在開始時聲稱或宣傳的東西與實際行動或結果不相符合。這個成語用來批評那些光說不做或只重視形式而不注重實際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會說大話而不會付諸實際行動的人。它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注重實際效果的事物或活動。在商業(yè)領域,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會做表面功夫而不會真正解決問題的企業(yè)或個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故事中,吳起是戰(zhàn)國時期的一位著名軍事家。當時,吳起曾經(jīng)與齊國的大將田忌進行軍事比賽。田忌提出了一種特殊的賽馬方式,即讓自己的馬隊中的馬有快有慢,而吳起的馬隊中的馬都是中等速度。比賽開始時,田忌的馬隊發(fā)出了聲勢浩大的沖鋒,而吳起的馬隊則保持了穩(wěn)定的速度。最終,吳起的馬隊在比賽中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成了后來使用“先聲后實”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先聲和后實。先聲表示事先的聲勢或宣傳,后實表示實際的行動或結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先聲后實,說得天花亂墜,但實際行動卻不了了之。
2. 這個項目在開始時聲勢浩大,但最終卻只是一場空。
3. 別只看他的宣傳,要看看他的實際行動,免得被他的先聲后實所迷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先聲”與“后實”進行對比來記憶這個成語。先聲表示事先的聲勢或宣傳,后實表示實際的行動或結果。可以想象一個人先大聲喊出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卻沒有實際行動。這樣的對比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先聲后實”相關的成語,如“光說不練”,“言行不一”,“只說不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先聲后實,說要帶我們?nèi)ネ妫Y果卻沒有兌現(xiàn)。
2. 初中生:這個政府宣傳活動是先聲后實的,只是為了贏得選民的支持。
3. 高中生:那個公司的廣告是先聲后實的,產(chǎn)品質(zhì)量并不如所宣傳的那樣好。
4. 大學生:他在演講中說要改變世界,但實際行動卻寥寥無幾,典型的先聲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