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kě fú mǎ ㄧˇ ㄎㄜˇ ㄈㄨˊ ㄇㄚˇ以渴服馬(以渴服馬)
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順服。《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造父 為 齊王 駙駕,以渴服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駕於圃中?!?造父 驅車入圃,馬見圃池而走, 造父 不能禁。 造父 以渴服馬久矣,今馬見池,駻而走,雖 造父 不能治。今 簡公 之以法禁其眾久矣,而 田成恒 利之,是 田成恒 傾圃池而示渴民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渴服馬
成語(Idiom):以渴服馬
發音(Pronunciation):yǐ kě fú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渴望水源來馴服野馬,比喻用巧妙的方法或手段來解決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戰國策·齊策四》,意為通過滿足馬的渴望來馴服野馬。在古代,馬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戰爭利器,而野馬則難以馴服。為了馴服野馬,人們會將野馬饑渴數日,然后引導它們去喝水。馬在渴望水源的驅使下,會主動服從人的駕馭。因此,“以渴服馬”比喻用巧妙的方法或手段來解決問題,通過滿足對方的需求或利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通過巧妙的手段或策略來解決難題,或者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四》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的相國田忌與趙國的趙王會晤,趙王驕傲自大,想要通過比賽馬匹來顯示實力。田忌深知自己的馬匹不如趙王,于是他運用了“以渴服馬”的策略。他在比賽前幾天,讓自己的馬饑渴不給水,而趙王的馬則得到了充足的水源。比賽當天,田忌的馬疾馳如風,而趙王的馬卻因為喝太多水而疲憊不堪,最終田忌贏得了比賽。這個故事成為了“以渴服馬”這個成語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 + 渴 + 服 + 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提供更好的待遇,以渴服員工留在公司。
2. 這位銷售人員以渴服客戶購買了大量產品。
3. 在談判中,我們應該學會以渴服對方,而不是強迫他們接受我們的條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以渴服馬”這個成語與田忌與趙王比賽馬匹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田忌通過讓馬渴望水源來贏得比賽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來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田忌與趙王比賽馬匹的故事,以及其他相關的成語,如“以卵擊石”、“以毒攻毒”等,可以深入學習和理解這些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好吃的糖果以渴服小狗跟我回家。
2. 初中生:我們應該通過努力學習,以渴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3. 高中生:他通過提供高薪職位,以渴服優秀的人才加入他的公司。
4. 大學生:我們應該通過改善環境和條件,以渴服更多的學生選擇留在我們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