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賴有此耳
發音(Pronunciation):lài yǒu cǐ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對別人的話故意裝作沒有聽見或者裝作沒有理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賴有此耳這個成語的“賴”指故意裝作,假裝;“有此耳”指還有耳朵,還能聽到。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故意裝作沒有聽見或者沒有理解對方的話語的行為。通常是出于對對方的故意忽視或者不屑一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賴有此耳可以用來形容別人故意裝作沒有聽見或者沒有理解對方的話語。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
1. 在吵架或爭論中,當對方提出自己不愿意聽到或者不認同的觀點時,可以用賴有此耳來形容對方的態度。
2. 在工作或學習中,當別人提出建議或者指導時,有些人可能會選擇賴有此耳,不接受或者不理解對方的意見。
3. 在社交場合中,當別人講述自己的困擾或者需要幫助時,有些人可能會裝作沒有聽到或者沒有理解,以逃避責任或者不愿意幫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賴有此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太和正音譜》中。根據記載,當時有個人名叫樊瑞,他是個聾子,但他經常故意裝作聽不見別人的話。有一次,他在市場上碰到了一個商人,商人向他詢問一個問題,樊瑞卻裝作沒有聽到。商人生氣地說:“你賴有此耳,故意裝作聽不見!”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賴有+此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賴有此耳,明明聽見了我的話,卻裝作沒聽見。
2. 她總是賴有此耳,從不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
3. 他對我的請求賴有此耳,完全不理會我的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幫助記憶賴有此耳這個成語:
1. 與“賴有此耳”相似的成語有“賴以自豪”和“有耳不聞”,可以通過對比記憶這些成語的不同含義和用法,加深對賴有此耳的理解。
2. 可以將賴有此耳的含義和場景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類似行為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成語賴有此耳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表達方式,例如“充耳不聞”、“裝聾作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賴有此耳,不聽老師的話。
2. 初中生:她總是對我的建議賴有此耳,從不聽取別人的意見。
3. 高中生:他對我的請求賴有此耳,完全不理會我的困難。
4. 大學生:在課堂上,有些同學賴有此耳,不愿意認真聽講。
5. 成年人:他賴有此耳,明明聽見了我的話,卻裝作沒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