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鵠
成語(Idiom):鳴鵠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才能夸耀自己,顯示自己的才華,也指才華出眾的人展現自己的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鳴鵠是由“鳴”和“鵠”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鳴”指鳥鳴,表示發出聲音,而“鵠”指天鵝,是一種美麗而高貴的鳥類。成語的意思是像天鵝一樣發出聲音,展現自己的才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鳴鵠一般用來形容人才出眾,有卓越的才華,善于展現自己的能力和優勢。可以用于贊美某個人在某個領域的杰出表現,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二年》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晉國有一名叫做子高的人,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卻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有一天,子高到了一個湖邊,看到湖中有一群天鵝在游泳,他被它們的美麗和高貴所吸引,于是他學著天鵝發出聲音,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華。后來,人們就用“鳴鵠”來形容像子高一樣的人,展示自己的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式為“鳴+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演講比賽中展現出了真正的鳴鵠之才。
2. 這位年輕的畫家通過自己的作品鳴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鵠”字與“天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因為天鵝是一種美麗而高貴的鳥類,而“鳴”則表示發出聲音。聯想到天鵝發出聲音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才華、展示才能相關的成語,如“才高八斗”、“才子佳人”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課堂上展示了自己的鳴鵠,老師表揚了我。
2. 初中生:他在音樂比賽中鳴鵠,贏得了第一名。
3. 高中生:他在科學競賽中展現出了真正的鳴鵠之才。
4. 大學生:我希望能夠在畢業展上展示自己的鳴鵠,吸引更多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