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話
成語(Idiom):串話
發音(Pronunciation):chuàn hu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交談或討論中,話題跳躍、不連貫,缺乏條理和邏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串話是由“串”和“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串”指事物連接在一起,連續不斷;“話”指言語、語言。串話指的是人們在交流時,話題之間沒有邏輯關聯,跳躍不連貫,缺乏條理和邏輯,使得交流變得混亂和困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串話通常用于形容交流中的混亂和無序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當某個討論或會議沒有明確的主題或方向,人們的發言內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時,可以使用串話來形容這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串話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傳說。這個成語可能源自人們在交流中的常見現象,形容人們在交談時話題跳躍、不連貫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串和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發言一直在串話,讓大家都聽不明白他的觀點。
2. 這個討論會太亂了,大家都在串話,根本無法取得共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幫助記憶成語“串話”:
1. 關聯詞義:將“串話”與交流過程中的混亂和無序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交談時話題跳躍、不連貫,形成一個混亂的畫面。
2. 創造故事:編寫一個簡短的故事,描述人們在交流中出現串話的情況,通過故事情節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交流和溝通相關的成語,如“言之鑿鑿”、“言簡意賅”等,可以擴大詞匯量,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們班討論的時候總是串話,老師說我們要提高注意力和溝通能力。
2. 中學生(13-18歲):在團隊討論中,我們互相串話,導致無法有效地交流和協作。
3. 大學生(19-22歲):在學術研討會上,有些演講者的發言內容嚴重串話,讓聽眾感到困惑。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會議上,大家經常會因為串話而浪費時間,導致會議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