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鳥
基本解釋
成對的鳥。特指鴛鴦。《詩·小雅·鴛鴦》“鴛鴦于飛” 毛 傳:“鴛鴦,匹鳥。” 鄭玄 箋:“匹鳥,言其止則相耦,飛則為雙,性馴耦也。” 晉 陸機 《燕歌行》:“白日既沒明燈輝,夜禽赴林匹鳥棲。”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鴛鴦》:“鴛鴦:水鳥,鳧類也。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其一思而死。故謂之匹鳥也。”《醒世姻緣傳》引起:“關關匹鳥下河洲, 文后 當年應好逑。”
成語(Idiom):匹鳥(pī niǎo)
發音(Pronunciation):pī n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孤獨無依、無伴無助的處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匹鳥是指一只孤獨的鳥,它沒有伴侶,也沒有同伴,常常飛翔在廣闊的天空中。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處在孤獨無助的境地,沒有人可以依賴或倚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匹鳥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種情況下感到孤獨無助,沒有任何支持或幫助的狀態。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工作、生活或情感方面的孤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匹鳥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養生主》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一只孤雌鳥在樹上叫喚,表達了它的寂寞和無助。這個故事被引用為成語,用來形容人類的孤獨無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匹鳥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匹”表示孤獨、單獨,而“鳥”表示鳥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異鄉感到像匹鳥一樣孤獨。
2. 她失去了親人的支持,現在感覺像一只匹鳥。
3.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他感到自己像一只匹鳥,無依無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將“匹鳥”聯想成一只孤獨無助的鳥,飛翔在空曠的天空中,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孤獨無助相關的成語,例如“獨木不成林”,“孤獨無援”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新學校沒有朋友,感覺像一只匹鳥一樣孤獨。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沒有隊友的支持,感覺像一只匹鳥。
3. 高中生:我離開家鄉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感覺自己像一只匹鳥,無依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