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殊
成語(Idiom):懸殊(xuán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xuán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差距極大,差異懸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懸殊指的是兩種事物之間的差距非常大,相差很遠。它強調了在某些方面的差異和不平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的差距極大,例如描述兩個人的能力、地位、收入等方面的差異;也可以用來形容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懸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文公十三年》中,原文是“懸殊之事,則無所倮也”。在這個故事中,當時的齊國國君文公問左師(古代官員之一):“臣聞君子貴賤異位,懸殊之事,則無所倮也。”意思是說,君子和小人的地位是有區別的,差距很大,所以在處理事情時要有所區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懸殊是由“懸”和“殊”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懸”表示懸掛、懸垂,引申為差異、不平衡;“殊”表示特殊、不同尋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的年齡相差五十歲,真是懸殊的差距。
2. 這兩個運動員的實力懸殊,所以比賽結果早就可以預料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懸殊”這個成語與“差距懸殊”這個詞組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另外,可以通過繪制圖表或使用類比的方式來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差距、不平衡相關的成語,如“天壤之別”、“差強人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簡單):我和弟弟的身高相差很大,真是懸殊。
2. 初中生(適中):這兩個班級的學習成績相差懸殊,一方是全優,另一方是全差。
3. 高中生(較難):在這場比賽中,我們的對手實力懸殊,但我們決心努力爭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