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
發音(Pronunciation):luò luò dà f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舉止、言談得體,不拘小節,大方得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的舉止、言談得體,不拘小節,大方得體。形容人的儀態端莊,舉止得體,不拘小節,大方得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言談舉止上表現得很得體、不拘小節,大方得體。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著裝、儀態等方面表現得得體、大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落落大方”一詞的出處。據說,董仲舒是漢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儀態得體,舉止大方,因此被形容為“落落大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穿著得體,舉止落落大方。
2. 他說話從不拘小節,總是落落大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落落大方”理解為一個人的儀態和舉止都非常得體,就像是一片葉子從高處緩緩飄落到地面上那樣,落落大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儀態和舉止相關的成語,如“舉止失措”、“言行舉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穿著得體,舉止落落大方,是我們班的模范學生。
2. 初中生:他在演講比賽中表現得非常落落大方,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3. 高中生:她的儀態非常落落大方,給人一種自信和大氣的感覺。
4. 大學生:在社交場合中,他總是能夠落落大方地與人交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