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山碑
基本解釋
漢 光和 四年祀 三公山 的碑刻。文字漶甚,舊拓亦僅殘存三、四百字。隸書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額中央題“三公之碑”四字,左右為“封龍君”、“靈山君”六字。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元氏封龍山頌》:“ 道光 中, 嘉興 沉 君 匏廬 守 真定 時,輯《常山貞石志》二十四卷,以搜得 光和 四年《三公山碑》為快。”
成語(Idiom):三公山碑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gōng shān b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具有極高聲望和威信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公山碑是中國古代一座位于山上的石碑,碑上刻有三個公(指官職高級的官員)的名字,象征著這三個公的聲望和威望。因此,三公山碑成為了指代具有極高聲望和威信的人或事物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公山碑常用于形容具有高度聲望和威信的人物,如政治家、學者、藝術家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機構或組織在某個領域中的權威地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說古代有一座山上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三個公的名字,這三個公都是當時非常有聲望和威信的官員。因此,人們用“三公山碑”來形容具有高度聲望和威信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術界是一座三公山碑,無人能及。
2.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商界的三公山碑,深受人們的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山上有一座石碑,上面刻有三個公的名字,象征著他們的聲望和威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相關的歷史故事、文化背景和相關的詞語搭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學校的三公山碑,每個人都對他很尊敬。
2. 初中生:我想成為班級的三公山碑,給大家做好榜樣。
3. 高中生:老師是校園里的三公山碑,我們都很佩服他的學識和能力。
4. 大學生:這位教授是學術界的三公山碑,他的研究成果非常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