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雒
成語(Idiom):京雒
發音(Pronunciation):jīng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朝廷、政府的官署和機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京雒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京”指的是首都,也就是北京;“雒”則指的是官署和機構。這個成語原本用來形容朝廷、政府的官署和機構,后來也可以用來泛指各種機關、部門,如學校、公司、組織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政府機構、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官方機構的名稱,也可以用于形容各種機關、部門等組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則故事,當時晉國的國君問賢人謝安如何治理國家。謝安回答說:“京雒在朝,百揆不舉。”意思是說,只要朝廷的官署和機構正常運轉,那么國家的政務就會順利進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京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學校的京雒非常規范,管理嚴格。
2. 公司的京雒體系完善,各部門之間協作默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京雒”與“政府機構”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官方機構的名稱中一定會有“京雒”這兩個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政府、機構相關的成語,如“朝令夕改”、“官樣文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京雒是校長和老師。
2. 初中生:政府的京雒是各個部門的官員和工作人員。
3. 高中生:公司的京雒是總經理和各個部門的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