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具
成語(Idiom):博具
發音(Pronunciation):bó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博學多才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博具是由“博”和“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博學多才的人。博學指的是廣泛的學識,多才指的是多種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博具一詞常用來形容那些具有廣博知識和多種才能的人,可以用來贊美某人的學識和才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博具一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文學家謝靈運的《文心雕龍·卷一·修辭格》:“博具之人,亦謂之博雅。”意為博學多才的人也可以稱之為博雅。后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博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博具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博”是形容詞,表示廣泛、豐富,而“具”是名詞,表示才能、能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博具之人,不僅懂得很多學問,還有很多才藝。
2. 這位科學家不僅在物理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還在音樂、繪畫等方面是個博具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博具”看作是“博學”的“具體”表現,即廣博的學識和多種才能的具體體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書籍、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活動,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才能,成為一個博具之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博具,不僅擅長數學,還會彈鋼琴。
2. 初中生:她是我們學校的博具之人,不僅成績優秀,還是籃球隊的隊長。
3. 高中生:他是一位博具的學者,不僅在科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還在文學創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