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聲嚎氣
成語(Idiom):喪聲嚎氣
發音(Pronunciation):sàng shēng háo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喪失信心、士氣低落,情緒沮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喪聲嚎氣是一個形象化的成語,其中“喪聲”指的是哀悼時的哭聲,而“嚎氣”則是指悲傷時的哀號聲。這個成語形容人們在遭受打擊或挫折后,情緒低落、士氣沮喪,沒有了信心和斗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個人或集體在面對困難、失敗或挫折時的情緒狀態。它可以用來描述人們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時的情緒低落、失去信心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在與晉國作戰時,晉國利用魯國君主的死去來打擊魯國士氣。晉國派人模仿魯國君主的聲音,在夜晚向魯國軍隊中大喊:“吾君已死!”魯國軍隊聽到后,士氣低落,喪失了斗志。這個故事中的“喪聲嚎氣”成語,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經歷了連續的失敗后,他的團隊喪聲嚎氣,需要重新振作起來。
2. 考試失敗后,她喪聲嚎氣,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面對巨大挫折時,發出哭聲和哀號聲,形容他的情緒低落、失去信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情緒低落、失去信心有關的成語,例如“喪氣喪膽”、“喪心病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沒考好,他喪聲嚎氣地回到家。
2. 初中生:比賽失敗后,他們的球隊喪聲嚎氣,感到很失望。
3. 高中生:在面對高考的壓力時,很多學生會感到喪聲嚎氣,但我們要堅持下去。
4. 大學生:畢業論文被退回后,她喪聲嚎氣,覺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