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秣
基本解釋
◎ 芻秣 chúmò
[fodder;hay] 喂牛馬的草料
芻秣之式。——《周禮·大宰》。注:“養牛馬禾谷也。”
英文翻譯
1.[書] (草料) fodder
詳細解釋
牛馬的飼料。《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七曰芻秣之式。” 鄭玄 注:“芻秣,養牛馬禾穀也。”《北史·王思政傳》:“於是修城郭,起樓櫓,營田農,積芻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 清 劉鶚 《<老殘游記>自敘》:“馬與牛,終歲勤苦,食不過芻秣。”
成語(Idiom):芻秣(chú mò)
發音(Pronunciation):chú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牲畜的飼養和照料,也比喻對人的培養和教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芻秣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芻指牲畜的飼料,秣指喂養牲畜。這個成語原本用來描述對牲畜的飼養和照料,后來也被引申為對人的培養和教育。它強調了培養和教育對于人的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類似于“耕耘”和“栽培”等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芻秣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對下一代的培養和教育,也可以用來形容自我修養和提升。它可以用在教育領域、家庭教育、職業發展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中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在這個故事中,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但醒來后卻不知道自己是莊周還是蝴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物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人的存在是相對的。因此,芻秣這個成語也被引申為對人的培養和教育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其中“芻”和“秣”分別表示牲畜的飼料和喂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父母應該重視對孩子的芻秣,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Parent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pbringing of their children and provide them with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2. 在職業發展中,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是芻秣自己的重要方式。(In career development,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self-improvement are important ways to cultivate oneself.)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芻秣”這個成語與牲畜的飼養和照料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為對人的培養和教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中國古代農業文化和牲畜飼養的歷史。
2. 學習其他與教育和培養相關的成語,如“耕耘”、“栽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他們給我提供了良好的芻秣。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芻秣很用心,讓我們在學習中不斷進步。
3. 高中生:大學是我芻秣自己的重要階段,我要努力學習和成長。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通過參加社團活動芻秣了自己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