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怡
基本解釋
不樂。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陵 敗書聞,主上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南朝 宋 謝莊 《月賦》:“悄焉疚懷,不怡中夜。”
成語(Idiom):不怡
發音(Pronunciation):bù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快樂,不舒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怡是一個形容詞,表示不快樂、不舒適的狀態。形容人在心情、身體或環境上感到不愉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怡常用于描述人的情緒不佳、身體不適,以及環境不舒適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菪那橛魫灐⒉⊥蠢p繞、生活困頓等不愉快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小雅·鹿鳴》。原文中描述了鹿在山林中受到獵人的追逐,感到不安和不舒適的情緒。后來,人們將這種不舒適的情緒用“不怡”來形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怡是由形容詞“不”和動詞“怡”組成的。其中,“不”表示否定,“怡”表示快樂。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不快樂、不舒適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表情看起來很不怡,似乎有什么煩心事。
2. 這個房間的環境很不怡,我不想再待下去了。
3. 她生病住院了,一直處于不怡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怡”的發音與“不憶”相類比。這樣,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不愉快的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的學習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情緒、心情相關的成語,如“喜憂參半”、“怒發沖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考試考得很不怡,我覺得答得不好。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表情看起來很不怡,似乎有什么煩心事。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房間的環境很不怡,我不想再待下去了。
4. 大學生(19-22歲):她生病住院了,一直處于不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