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注
基本解釋
亦作“ 訓註 ”。訓釋注解。《晉書·鄭沖傳》:“初, 沖 與 孫邕 、 曹羲 、 荀顗 、 何晏 共集《論語》諸家訓注之善者,記其姓名,因從其義,有不安者輒改易之,名曰《論語集解》。”《舊唐書·儒學傳上·曹憲》:“ 憲 又訓注 張揖 所撰《博雅》,分為十卷。”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小學不講》:“ 許叔重 收集篆、籀、古文諸家之學,就隸為訓注,謂之《説文》。” 明 胡居仁 《碧峰書院賦》:“訓註繁而理昧,孰能免乎冥行。”
見“ 訓注 ”。
成語(Idiom):訓注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學生或下屬進行教育或訓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注是由“訓”和“注”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訓”指教育、訓誡,指對人進行言傳身教的引導和教育;“注”指注解、解釋,指對人的言行進行批評和指導。訓注這個成語的含義是通過言辭或行動對學生或下屬進行教育或訓誡,以引導他們改正錯誤或提高自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注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上級對下級進行教育或訓誡,以促使他們改正錯誤或提高工作能力。例如,老師對學生進行訓注,指導他們學習方法和行為規范;領導對員工進行訓注,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訓注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在古代,師長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訓誡是一種常見的教育方式。通過訓注,師長可以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規范行為,以培養他們的品德和學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訓注是由兩個單獨的詞語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對學生進行訓注,希望他們能認真聽講并按時完成作業。
2. 領導對員工進行訓注,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效率和團隊合作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訓”和“注”兩個字與教育和批評的意義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老師在講臺上訓斥學生的場景,或者一個領導在開會上對員工進行批評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住訓注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訓導、訓誡、規誡等,可以進一步擴大對教育和訓誡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同學們進行訓注,希望大家能遵守校規,互相尊重。
2. 初中生:班主任對我們進行訓注,要求我們要勤奮學習,提高成績。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進行訓注,希望我們能夠明確目標,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導員對我們進行訓注,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訓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