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丹青不渝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qīng bù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繪畫時色彩鮮艷,不褪色,也比喻追求事業或目標時堅定不移、不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青,古代用紅色顏料繪畫;不渝,指堅持不變。成語“丹青不渝”形容繪畫作品色彩鮮艷不退色,引申為追求事業或目標時堅定不移、不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堅定不移地追求事業或目標,也可用于形容繪畫作品色彩鮮艷不褪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丹青不渝”出自明代文學家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楊慎在這首詞中運用了“丹青不渝”來比喻自己的才華和追求不會因為年老而減退,表達了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狀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音樂的熱愛丹青不渝,從小就堅持學習鋼琴。
2. 這幅畫的色彩丹青不渝,一直保持著鮮艷的光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丹青”與“不渝”的發音進行聯想,想象一位畫家堅持用鮮艷的顏料繪畫,表達了他對藝術的堅定追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藝術、繪畫相關的成語,如“筆走龍蛇”、“畫龍點睛”等,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發展歷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丹青不渝一樣,堅持練習樂器。
2. 初中生:他對籃球的熱愛丹青不渝,每天都會堅持訓練。
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的夢想丹青不渝,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