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
基本解釋
(1).指 江蘇省 吳江縣 北, 吳淞江 、 婁江 、 東江 分流處。《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不知 越王 將選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屠我 吳國 。”
(2).指 湖南省 岳陽 北, 洞庭湖 水入 長江 處。
(3).指 湖北省 漢口 西。《三國演義》第四五回:“ 孔明 欣然從之,一同登舟,駕起帆檣,迤邐望 夏口 而進。 離三江口 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
(4).指 浙江 的 曹娥江 、 錢清江 、 浙江 三水于海口匯合處。見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四·會稽縣》。
(5).指 云南 、 貴州 、 廣西 三省之 南盤江 、 多衣江 、 九龍河 交匯處。《詩刊》1978年第2期:“ 三江口 的過去是十分悲慘的。”他如 廣東 郁水 ( 西江 )、 湞水 ( 北江 )、 浪水 ( 東江 )合流處, 廣西藤江 、 繡江 、 桂江 合流處都叫 三江口 。
成語(Idiom):三江口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jiāng k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三條江河匯流的地方,也用來形容眾多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江口是指三條江河匯流的地方,可以引申為指眾多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成語“三江口”常用來形容人群眾多、熱鬧非凡的場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群聚集的場合,如大型集會、廟會、市集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三江口”源于中國古代的一首詩歌。據傳,唐代詩人杜牧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一詩中提到了“三江口”。這首詩以描寫夏季的夜晚為主題,其中一句“三江口,二石梅”意指三江口地區種植了許多梅花。后來,這句詩被引申為指人群眾多、熱鬧非凡的場合,逐漸演變成了成語“三江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三”、“江”、“口”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市場真是個三江口,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2. 今天的廟會真是個三江口,人們從各地趕來參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三條江河匯流成為一個熱鬧繁華的地方,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中國的地理知識來更深入地理解“三江口”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的操場上真是個三江口,全校的同學都來參加了。
2. 初中生:這個購物中心真是個三江口,各種人群都聚集在這里購物。
3. 高中生:這個音樂節真是個三江口,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都聚集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