迕道
成語(Idiom):迕道
發音(Pronunciation):wǔ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違背正道或規定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迕道是一個形容詞短語,表示違背正道或規定的行為。它常用來形容人行為不端或違法悖理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迕道常用于貶義,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違背倫理、道德或法律規定。它可以用于社會生活、工作場合、學校等各個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李斯在秦始皇面前奏章時,用了一種違反禮儀的方式進見,被人們稱為“迕道”。這個故事成為了“迕道”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迕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迕”是動詞,表示違背;“道”是名詞,表示正道或規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真是迕道,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
2. 這種迕道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必須嚴肅處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違法”、“違背”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迕道”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迕道”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違法亂紀”、“違背常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做作業的時候老是偷看別人的答案,這樣的行為真是迕道。
2. 初中生(13-15歲):學校規定不準遲到早退,但他經常違反這個規定,簡直是迕道。
3. 高中生(16-18歲):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甚至違法違規,真是迕道。
4. 大學生及以上:作為一個公務員,他竟然收受賄賂,這種迕道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