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把事情寫下來。忠實地記載事實。(作謂語)
(2) (名)記載事情的文章。我讀過一篇當時寫下的記載。(作賓語)
[構成]
并列式:記+載
近義詞
紀錄、記錄
英文翻譯
1.(寫下來) put down in writing; record
詳細解釋
◎ 記載 jìzǎi
(1) [entry;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把事情記錄下來
其中有一條記載著一次對議長投了不信任票
(2) [record]∶記錄事情的文字
(1).記事于書冊。《書·洛誥》“視功載” 孔 傳:“汝受天命厚矣,當輔大天命,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周世宗好殺》:“史稱 周世宗 用法太嚴,羣臣職事小有不舉,往往置之極刑。予既書於《續(xù)筆》矣。薛居正《舊史》記載其事甚備,而 歐陽公 多芟去。” 管樺 《怕水的人》:“趁著夜深人靜,我在燈下把它記載下來,便是這個短篇。”
(2).記事的書冊。 清 朱楓 《<雍州金石記>序》:“而 歐陽永叔 、 趙明誠 之書至今盛傳於世。予觀近人記載及余所收,多有二書所未載者。”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故古有記載,而無著作,非若后世為儒生之專業(yè),運其靈思也。” 吳晗 《論中立》:“這些記載是激發(fā)民族思想的最好材料。”
成語(Idiom):記載(jì zǎi)
發(fā)音(Pronunciation):jì z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記錄、寫下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載指將事物的經(jīng)過或內(nèi)容用文字記錄下來。它強調(diào)將事實真實地記錄下來,不摻雜主觀色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記載一詞常用于描述歷史事件、文學作品、科學研究等方面,表示將事實或信息記錄下來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載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在古代,人們沒有現(xiàn)代先進的科技手段,因此他們常常通過書寫、刻石等方式來記錄重要的事物。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記載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jié)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筆記下了這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以便將來能夠記載下來。
2. 這本書詳細記載了那場歷史事件的經(jīng)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成語“記載”。例如,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支筆在紙上寫字的場景,表示記錄下來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文學作品等來了解更多關于記載的應用場景和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筆記載了今天的作業(yè)。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用筆記載下課堂上重要的知識點。
3. 高中生:這本書記載了中國古代的歷史事件。
4. 大學生:科學家們用實驗數(shù)據(jù)記載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5. 成年人:我將這個重要的會議記錄下來,以便以后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