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斷
成語(Idiom):倒斷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d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完全顛倒或破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倒斷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倒”和“斷”兩個字組成。倒表示顛倒、相反,斷表示破碎、分裂。倒斷形容事物完全顛倒或破碎,無法恢復原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倒斷常用于描述事物被徹底破壞、完全顛倒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計劃、情況或事物發生了嚴重的變化或破裂,無法修復。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心情極度低落或痛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倒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文中。文章講述了一個人在夢中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飛行自如。醒來后,他不確定自己是人還是蝴蝶,感到非常困惑和痛苦。這個故事比喻事物的本質或真實性被完全顛倒,無法辨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倒斷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遭受了一場倒斷的災難,一片狼藉。
2. 他的計劃被倒斷了,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3. 她的心情倒斷得無法自拔,整個人都變得消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倒斷這個成語與破碎和顛倒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物體被徹底打碎或完全顛倒,幫助記憶倒斷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倒斷相關的成語,如倒行逆施、倒戈、倒臺等,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玻璃杯掉在地上摔倒斷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夢想因為一次失敗而倒斷了。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國家的經濟因為戰爭而倒斷了。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人生計劃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而倒斷了。
5. 成年人(22歲以上):公司的合作關系因為一次巨大的爭議而倒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