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耿耿于心
發(fā)音(Pronunciation):gěng gěng yú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中牽掛、思念或憂慮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耿耿于心指的是某個事情或情感深深地印在心中,讓人無法忘懷、放下。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情的關注、牽掛、思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耿耿于心常用于描述對親人、朋友、愛情、工作、學業(yè)等重要事情的關注和思考。它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思念、牽掛,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問題或困擾的憂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耿耿于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哀公二十三年》中,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故事中,晉國的哀公在位期間,齊國的公子重耳因為政治原因被迫離開晉國,哀公非常擔心他的安危,心中牽掛著他的去向和境況。他的憂慮和思念使得他的心一直不安,于是就有了“耿耿于心”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耿耿于心”的結構是由兩個重復的“耿”字和一個“于”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離開令我耿耿于心,整夜難以入眠。
2. 每當想起他離世的消息,我心中就耿耿于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成語“耿耿于心”:
將“耿”字與“心”字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心中有許多憂慮、牽掛,這些憂慮和牽掛就像耿耿不滅的火焰一樣,一直在心中燃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情感、思考、關注相關的成語,如“念念不忘”、“牽腸掛肚”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情感表達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小狗的離開耿耿于心,整天想著它。
2. 初中生:考試前的緊張使我對成績耿耿于心。
3. 高中生:離別的日子,我對家人的思念讓我耿耿于心。
4. 大學生:面對未來的選擇,我對職業(yè)規(guī)劃耿耿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