欎浥
成語(Idiom):欎浥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ú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行為言語不正派,不誠實,不可信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欎浥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言語不正派,不誠實,不可信任。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虛偽、欺騙他人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在批評或討論一個人的誠實度和道德品質(zhì)時。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不一致,或者說一個人說話不算數(shù),不守信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王莽在奪取政權(quán)后,他的弟弟王邑因為不滿王莽的行為,私下里與王莽的敵人勾結(jié)。王莽得知后,決定親自出馬,前去探查王邑的真實意圖。王邑見到王莽后,表現(xiàn)出一副忠誠的樣子,但是王莽并不相信他,因為他覺得王邑的言行不一致,不可信任。于是,王莽用了“欎浥”這個成語來形容王邑的虛偽行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欎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欎”是形容詞,表示不正派,不誠實;“浥”是形容詞,表示不可信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總是欎浥,讓人難以相信他說的話。
2. 這個商人的生意手段欎浥,經(jīng)常欺騙顧客。
3. 他以前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是他的行為越來越欎浥,我們不再交往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用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欎浥”分解為兩個部分,把它們與具體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例如,你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臉上有很多虛偽的表情(欎),而他的身上滿是不可信任的污漬(浥)。
2. 創(chuàng)造一個與這個成語相關(guān)的故事,用來幫助你記憶。例如,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做生意時使用了虛假廣告,欺騙了很多人,最終被揭穿。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欎浥”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誠實、道德有關(guān)的成語,如“忠誠正直”、“言而有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的作文里充滿了欎浥的內(nèi)容,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xué)經(jīng)常說謊,我們都覺得他的行為非常欎浥。
3. 高中生:在招聘面試時,誠實和正直是非常重要的品質(zhì),任何欎浥的行為都會被發(fā)現(xiàn)并影響求職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