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板上砸釘
發音(Pronunciation):bǎn shàng zá d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的民間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在木板上釘了一顆釘子,然后告訴別人如果能夠將這顆釘子取下來,他就愿意給這個人一百兩黃金。結果,有很多人試圖將釘子取下來,但是卻都失敗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已經確定下來,就像釘子一樣,無法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情已經無法改變的情況。比如,當你的朋友告訴你他已經決定要離開公司,你可以說:“他的決定已經板上砸釘了,我們無法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的民間故事,具體的來源和作者已經無法考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分別是“板”、“上”、“砸”和“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決定已經板上砸釘了,我們無法改變。
2. 這個合同已經簽訂了,現在已經板上砸釘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故事情節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木板上釘下一顆釘子,無法取下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鐵板釘釘”、“板上釘釘”等,來拓展對于固定事實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的答案已經板上砸釘了,我們不能再改變了。
2. 初中生(14歲):老師已經安排好了座位,這次考試分組已經板上砸釘了。
3. 高中生(17歲):大學錄取通知書已經發下來了,現在我的未來已經板上砸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