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簪蒿席草
發音(Pronunciation):zān háo xí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官員清廉正直,不受貪污腐敗之風的影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簪蒿席草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宣公使季孫行父乘輿,戴幘簪蒿,衣玄裳,乘青牂。”簪蒿指的是官帽上的裝飾,席草指的是躺在車上的席子。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官員在行使職權時保持廉潔自律,不受外界誘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描述官員廉潔自律、不受貪污腐敗之風影響的情況下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國。楚國有一個官員叫季孫行父,他是一個非常廉潔正直的官員。有一次,楚國的宣公派他去外地巡視,他出行時戴著幘子、簪著蒿,穿著玄色的裳衣,坐在青色的牂牁車上。這個場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就形成了成語簪蒿席草來形容廉潔正直的官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簪蒿席草是一個四字成語,其中簪和蒿是形容詞,席和草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簪蒿席草的作風,沒有受到任何貪污腐敗的誘惑。
2. 這位官員廉潔自律,真正做到了簪蒿席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簪蒿席草的形象記憶起來,想象一個官員戴著蒿葉裝飾的帽子,躺在車上的席子上,表現出廉潔自律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廉潔正直相關的成語,如“清正廉潔”、“以身作則”等,加深對正直廉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像簪蒿席草一樣,做一個廉潔正直的人。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向簪蒿席草學習,做一個不受貪污腐敗之風影響的人。
3. 高中生:只有像簪蒿席草一樣,堅守廉潔自律的原則,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