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同聲相應(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相同的情況下做出相同的反應,意思是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理解、協作,共同應對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同聲相應是由“同聲”和“相應”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同聲”意為相同的聲音,表示人們在相同的情況下有相同的反應;“相應”意為回應、響應,表示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行動。因此,“同聲相應”指人們在相同的情況下做出相同的反應,強調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理解、協作,共同應對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同聲相應常用于表達人們在團隊合作、集體行動中需要相互配合、協作的情況。例如,在緊急情況下,大家應該同聲相應,互相支持,共同解決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同聲相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子罕》中。據說,孔子的學生子罕曾問孔子:“什么是同聲相應?”孔子回答說:“同聲相應就是人們在相同的情況下做出相同的反應,就像鳥兒在樹上齊聲鳴叫一樣。”從此,同聲相應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教育原則,強調團隊合作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同聲相應是一個由兩個成語組成的結構。其中,“同聲”是形容詞短語,修飾“相應”;“相應”是動詞短語,表示回應、響應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難面前,我們應該同聲相應,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2. 這個團隊的成員之間同聲相應,合作默契,效率很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同聲相應”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群鳥在樹上齊聲鳴叫,表示他們在相同的情況下做出相同的反應,即同聲相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團隊合作、協作相關的成語和俗語,如“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等,以加深對團隊合作重要性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歲):我們在操場上一起玩耍,同聲相應地跳繩。
2. 初中生(14歲):班級里的同學們在考試前都會一起復習,同聲相應地互相幫助。
3. 高中生(17歲):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中,我們同聲相應地參與植樹活動。
4. 大學生(20歲):在實習期間,我們同聲相應地配合工作,完成了一個重要的項目。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同聲相應”這個成語。祝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