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沓
成語(Idiom):重沓
發音(Pronunciation):zhòng t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物密集而多,連續不斷地出現或排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或物的數量密集,行動連續不斷。多用來形容人群或事物的數量眾多,密集而連續不斷地出現或排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群、車輛、文字等數量眾多,密集而連續不斷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隱公二十九年》:“公之重沓,其謀莫之能替?!边@句話出自《左傳》中,原意是說公眾的重要事務,沒有人能替代他。后來,“重沓”逐漸演變為形容人或物的數量眾多,行動連續不斷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山人海,人流重沓,慶?;顒臃浅狒[。
2. 賽場上運動員們重沓而至,爭奪冠軍的激烈競爭可見一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重沓”與人群密集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人群擁擠、車水馬龍的情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或物數量眾多的成語,如“人山人?!?、“車水馬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學校門口擠滿了人,人群重沓,好不熱鬧。
2. 初中生(13-15歲):游樂園里人山人海,人流重沓,大家都在尋找樂趣。
3. 高中生(16-18歲):地鐵上人流如潮,車廂內人群重沓,每天擠地鐵都是一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