儉鄙
成語(Idiom):儉鄙(jiǎn bǐ)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過分節儉,甚至過于吝嗇,不懂享受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儉鄙是由“儉”和“鄙”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儉指節儉、節約,鄙指卑賤、低下。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過分節儉,甚至到了過于吝嗇的程度,不懂得享受生活。這種態度常常會被人認為是一種小氣、狹隘的表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過分節儉,不肯花錢,不懂得享受生活的場景。例如,當一個人連吃飯都舍不得花錢去餐廳,總是自己在家做飯,甚至連最基本的休閑娛樂都不愿意參與,我們可以說他是儉鄙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過分節儉的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非常節儉,連一碗飯都只吃一半,留下另一半備用。有一天,他吃了一半的飯后,正準備吃剩下的一半時,卻發現飯已經變質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過分節儉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分節儉,連買一件新衣服都要猶豫很久。
2. 她是個儉鄙的人,從來不肯花錢在自己身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儉鄙”這個成語與過分節儉、不懂享受生活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印象深刻的形象。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一堆錢上,卻舍不得花錢,表現出非常節儉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節儉、享受生活相關的成語,例如“大手大腳”、“奢侈浪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非常儉鄙,他從來不買新玩具給我玩。
2. 初中生:這個人太儉鄙了,明明有錢卻舍不得花,一點都不懂享受生活。
3. 高中生:他的儉鄙讓他的朋友們覺得他不夠大方,不愿意和他一起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