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核
成語(Idiom):糠核(kāng hé)
發音(Pronunciation):kāng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瑣碎、微不足道的事物或價值低下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糠核是由“糠”和“核”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糠”是指稻米等谷物的外殼,是一種價值較低的副產品;“核”則指果實的中心部分,是果實的重要組成部分。糠核表示的是一種價值低下、瑣碎不重要的事物,或者是指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糠核常常用來形容一些瑣碎、微不足道的事情或不重要的東西。比如,我們常說“不要為了一點糠核而爭吵”,意思是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情而爭吵,不值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糠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故事中,孟子告訴梁惠王,糠核是一種價值低下的東西,而谷物才是重要的。他用這個比喻來告訴梁惠王,一個國家的君主應該關注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瑣碎的事情所困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糠核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些瑣碎的糠核問題不值得我們浪費時間去討論。
2. 他總是把一些糠核問題看得比較重要,忽視了真正的關鍵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糠核”與瑣碎、微不足道的事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顆果實中的核是非常重要的,而果實外面的糠則是不太重要的部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糠核類似的成語,如“芝麻綠豆”、“滄海一粟”等,來擴展對瑣碎、微不足道事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為了一點糠核而爭吵了一整天。
2. 初中生:不要為了一些糠核問題而浪費時間。
3. 高中生:他總是忽視重要的問題,卻把一些糠核問題看得很重要。